從安排不周被喊“退票”,到“心疼哈爾濱,第一次聽說景區(qū)被游客‘宰’”,開園不過兩天,冰雪大世界以極其戲劇性的方式再次出了一回圈。
12月20日,哈爾濱文旅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,目前景區(qū)已恢復正常,熱門項目大滑梯已經(jīng)取消預約制,“誰先排隊誰先玩”。此前,因不少游客預約了熱門游玩項目,但排了幾小時隊卻沒能安排上,引發(fā)“退票風波”。
事情本身并不復雜,也不難處理。哈爾濱文旅局領導現(xiàn)場督導,冰雪大世界公開致歉,園區(qū)連夜整改,針對部分游客的要求完成退票,誠意滿滿,甚至反圈一波粉。
與此同時,不少網(wǎng)友也開始為冰雪大世界“喊冤”,認為有人惡意退票薅羊毛,就像是“自己在家忙活一天準備了一桌子好飯好菜招待客人,結果因為一道涼菜不合胃口,就被人掀了整張桌子”。
在激烈的輿論交鋒中,各路情緒被無限放大對立,景區(qū)客流管理的科學問題,跑偏成了人性善惡的“哲學問題”。
就事論事,冰雪大世界處理問題的速度、態(tài)度和溫度,堪稱樣板,沒啥大毛病,不必搞得如此對立。
但對于客流的預期,合理的預約、游玩方式以及可能出現(xiàn)的挑戰(zhàn)和應對工作,也顯然是不充分的——有媒體報道,冰雪大世界開園當天,涌入的游客達到4萬人。
旅游旺季,景區(qū)排隊現(xiàn)象本是正常。但東北不比江南,零下二十幾度的室外排隊幾小時,考驗的早已不是耐心,而是直逼普通人的生理極限,環(huán)境的特殊自然對冰雪大世界的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這場退票風波,也可以看做是哈爾濱冰雪旅游的一場壓力測試。
如果說冰雪旅游是哈爾濱的招牌,那冰雪大世界就是冰雪旅游的招牌。當寒潮帶來更強的旅游熱潮,哈爾濱要面對的是更多的人流,也是更艱巨的旅游管理和服務的挑戰(zhàn)。
在不少語境中,以哈爾濱為代表的東北,常常被渲染上一層失落與失意的色彩,經(jīng)濟落后和人員流失的落寞消解在一句句“重工業(yè)燒烤,輕工業(yè)喊麥”般的調侃中。
冰雪旅游的走熱,給東北帶來了地方經(jīng)濟整體躍升的新增長點和新希望。
享有“冰城”美譽的哈爾濱或許比其他兄弟更懂這波冰雪熱所帶來的歷史機遇,成功申辦亞冬會、全力做好“冰雪+”大文章、推出百余項冰雪活動,就連冰雪大世界也在工人師傅們的日夜趕工下提前開園。
就像所有網(wǎng)紅城市一樣,暴漲的人流、應對不暇的商戶以及欺客宰客的亂象,也隨著冰雪走紅乘虛而入,引燃了更強烈的關于服務業(yè)水平的批判。
把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,熱乎乎的誠意還不夠。在提高旅游服務的“軟硬件”上,一座“初出茅廬”的新晉網(wǎng)紅需要多一點寬容。打造旅游城市的名片,要靠旅游服務提升的“金點子”,也要靠更多城市治理的“金鑰匙”。